20th:俄羅斯Konstantin Mereschkowski提出並經美國麻州大學Lynn Margulis延伸:內共生學說。
1909 Karl Correns:研究four o'clock葉的黃、白斑紋遺傳,發現母系遺傳。
1911Peyton Rous:發現病毒會引起雞的肉癌,1966年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20 德國胚胎學家Vogt:首先證實胚體的軸在發育的早期即建立。建立命運圖。
1924 Hans Spemann and Hilde Mangold:原口背唇移植實驗。
1928英國醫生格理夫茲(Frederick Griffith):細菌的性狀轉變。
1940年代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在冷泉實驗室發現玉米的跳躍基因。1983年才得到諾貝爾獎。
1941畢德(G. Beadle)和特吞(Tatum):一基因對應一酵素假ㄇ說。
1944美國細菌學家艾佛力(Oswald Theodore Avery):證明引起性狀轉變的物質是DNA。
1949加卡夫(Erwin Chargaff):提出加卡夫法則。
1950sF.S.Steward:從紅蘿蔔根部取出的細胞至於培養基可發展成正常成熟的植物。
1952賀雪(Alfred Day Hershey)和蔡司(Martha Cowles Chase):證明噬菌體進入細菌的物質是DNA。
1952Robert Briggs and Thomas J. King:將青蛙腸道的細胞核轉植入經破壞細胞核後的蛙卵細胞內。
1958John Gurdon:以蟾蜍為材料,取蝌蚪小腸壁細胞的核,注入無核的未受精卵中。
1953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提出DNA結構為雙股螺旋。
1955Heinz Fraenkel-Conrat:菸草鑲嵌病毒證明RNA是遺傳物質。
1957Arthur Kornberg:第一個in vitro中合成DNA。
1958馬修·麥舍生(Matthew Meselson)和富蘭克林·史塔爾(Franklin Stahl):證明了DNA複製的半保留性質。
1959 Elie Wollman and Francois Jacob:利用中斷接合生殖以建立細菌的基因圖譜。
1961jacob and Monod:提出乳糖操縱子,兩人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61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和J. Heinrich Matthaei:證明Phe的密碼子為UUU。
1968:所有密碼建立。
1970提門(Howard Martin Temin)和巴耳提摩(David Baltimore):發現病毒顆粒含有可催化反轉錄反應的酶,稱為反轉錄酶。197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70Hamilton O. Smith:發現第一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1980nusslein-Volhard and Wieschaus:確認出果蠅13700個基因中約有1200個gene是胚胎發育所需,其中有120個gene是樣式形成、促成正常體節形成所必須。
1985Kary Banks Mullis: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1993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9 J. Michael Bishop and Harold E.:因在反轉錄病毒的RNA中發現oncogene的存在,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97蘇格蘭研究學者Ian Wilmut:培育出桃莉羊。
2004希克諾佛(Aaron Ciechanover)、赫須寇(Avram Hershko) 以及羅斯(Irwin Rose):發現遍存素(ubiquitin)引導蛋白質分解。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9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W. Szostak:發現染色體的端粒可以保護染色體。
2009Elizabeth Blackburn和Carol W. Greider:找到端粒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