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孢植物總門

石松門(現存最早維管束植物

蕨門

種類

庫氏裸蕨屬(雷尼蕨)

阿格勞蕨屬(Aglaophyton)

石松屬(棒苔、地松)

卷柏屬(棘苔)

掃把蕨/松葉蕨

木賊/馬尾草

蕨類

特徵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

多為熱帶附生植物。

第一個具異形孢子

另一個是水韭

最像雷尼蕨

北半球沼澤濕地常見。

孢子體、配子體可以獨立生活。

孢子體

  1. Y型的二分叉綠色植物,可行光合作用。
  2. 頂端有孢子囊(sporangium)

孢子囊聚集在頂端形成孢子囊穗(strobili) 孢子葉(sporophyll)發展而來。

 

  1. 具有分枝莖,莖能行光合作用
  2. 有鱗狀莖和氣生莖。
  3. 孢子囊(sporangia)在分支上。

 

孢子囊聚集在頂端形成孢子囊穗(strobilus)

孢子體世代較顯眼。

 

 

地下莖:有不發達的木質部(假導管)、韌皮部、無形成層。

最早出現在泥盆紀,分為兩分之。

木質分之(已滅絕)、小草本(仍存在)

孢子葉(sporophyll)

無種子維管束植物(孢子囊穗)

裸子(毬果)

被子()

蕨葉:最發達。

  1. 孢子葉:背後有孢子囊堆(sori)
  2. 營養葉
  3. 營養孢子葉

根:鬚根。

配子體

 

雙性配子體(卵、精子)

 

大孢子:雌配子體

小孢子:雄配子體

 

小但為光合自營性,可獨立生活。雙性配子體可發育成藏精器和藏卵器。

只具原葉體和假根;雌雄同株。

 

雌雄異株

雌雄異株

雌雄異株

雌雄異株

雌雄異株

雌雄同株

假根

假根

有根

假根

假根

有根

無葉

莖上有小葉

小葉無柄

無葉

小葉輪生

大葉

孢子

同型孢子

同型孢子

異形孢子(最早)

同型孢子

同型孢子

同型孢子

 

志留紀晚期~泥盆紀初期

石炭紀優勢種/藉風媒傳播,不產生種子,又稱為孢子植物/當時多數大陸被淺沼澤覆蓋/形成煤林,後形成泥煤。

 

 

 

最普遍的苔類植物即是(mosses),例如:土馬騌。Deserts也有、第一個具有氣孔的植物

地錢(蘚類植物門) [liverworts (Phylum Hepatophyta) ]

和角鮮(角蘚植物門)[hornworts (Phylum Anthocerophyta)]

配子體

 

  1. 莖葉狀,直立可達15-20cm,不具維管束,具假根(rhizoid)藉以固著。
  2. 雌雄異株:
  1. 雄配子體:莖頂有由較大形的葉叢集而成的杯狀構造,杯中之莖頂產生許多棒狀的藏精器(antheridia),內含有精子(具有鞭毛)
  2. 雌配子體:藏卵器(archegonia)也位於莖頂,呈瓶狀,內有一個卵。
  1. 呈綠色,為扁平的葉狀體(thallus),且假根。具有苞芽杯(gemma cup)保護構造
  2. 雌雄異體

(1)雄配子體:成熟在葉狀體上,長出藏精器柄(antheridiophore)

(2) 雌配子體:長出藏卵器柄(archegoniophore)

 

孢子體

  1. 完全寄生於雌配子體上。
  2. 分為足、葫柄(stalk)和蒴(capsule):
  1. :插入雌配子體內寄生,功能為吸收水和養分。
  2. 蒴柄:伸長之用。
  3. 蒴: 蒴內行減數分裂,產生 In 的孢子。
  1. 蒴蓋(operculum)
  2. 蒴齒(teeth):對溫度特別敏感,如外界潮濕萌齒便內凹而閉合,以防止孢子散出;乾燥時張開,以便孢子散出。
  1. 孢子經由有絲分裂萌發為原絲體(protonerma),原絲體繼續生長並分化為配子體。
  1. 完全寄生於雌配子體上。
  2. 分為足(吸收水分和養分)、蒴柄(很短,不像苔類那樣長)和蒴(孢子囊)
  1. 蒴內行減數分裂,產生 1n 的孢子。
  2. 蒴內具有細長的螺旋狀細胞:彈絲當萌打開時,可以彈出以協助孢子的散佈。

苔類生存於濕地並形成大量不分解的沈積物,稱「泥炭(peat)」全球的泥炭沼約儲存四千億噸的有機碳。細胞壁中埋藏著酚類&會抑制細菌生長形成Tolland man(沼澤中的木乃伊)

 

被子植物(Angiosperm)290000 /顯花植物門(Phylum Anthophyta)

根據 DNA 的研究指出,被子植物的單子葉和雙子葉分類的方式無法反應出其演化的關係,也顯示出被子植物的種不是單系(monophyletic),新的分類方式為:

單子葉綱(Monocot) 90000

傳統的雙子葉綱(Dicots)現分成: 200000

 

  1. 真雙子葉綱(Eudicots, true dicots)
  1. 基本被子植物綱(Basal angiosperm)最古老的譜系
  1. 互葉梅(amborella):只有無油璋(不具導管)
  2. 水百合(water lily/睡蓮)、水蓮
  3. 星形大荷花(star anise)
  1. 木蘭綱(Magnolids):玉蘭花、月桂、胡椒與現代單雙子葉植物關係最密切
  2.  

祖先

()中華古果(Archaefructus sinensis) ()本內蘇鐵(Bennettitales)

  • 重要年代:
  1. 開始有陸生植物:(470百萬年前)奧陶紀
  2. 開始維管束植物:(425百萬年前)志留紀、最早菌根化石
  3. 開始有種子植物:(360百萬年前)石炭紀
  4. 開始有開花植物:(130百萬年前)白堊紀、根瘤化石

植物分類:共10

顯花植物門﹥苔類植物門﹥蕨門﹥蘚類植物門﹥石松門﹥松柏門﹥蘇鐵門=角蘚植物門﹥麻黃門﹥銀杏門

     

 

 

 

 

裸子植物(Gymnosperm):1026

蘇鐵門(Cycadophyta)

銀杏門(Ginkgophyta)

麻黃門(Gnetophyta) 相對進步

  1. 蘇鐵有些長的像開花植物的棕榈(palms)植物,現今主要發現在熱帶東亞熱帶。
  2. 仍具有鞭毛的精子但是靠風授粉。
  3. 在中生代時,蘇鐵的量非常多,以至於有時稱這個時期為蘇鐵類與恐龍類時代(age of cycads and Dinosaurs),恐龍可能是靠攝食蘇鐵種子和葉子維生。
  1. 銀杏有扇狀的葉子,秋天時會轉變為金黃色並落葉。是裸子植物中特有的門,只有一種存活至今。
  2. 仍具有鞭毛的精子但是靠風授粉。
  3. 銀杏雌株會產生臭味種子,所以都市公園都只種雄株。
  4. 銀杏的葉子萃取物能增加血液流至腦部,而許多研究顯示也可改善末梢血液循環。
  1. 特性:
  1. 雙重受精
  2. 導管
  1. 分類:
  1. 通皮屬(Weltwitshia):長在非洲沙漠地區,繩狀的葉片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葉片。
  2. 買麻藤屬(Gnetum):生長在熱帶的樹木。(雙重受精)
  3. 麻黃屬(Ephedra):出現在美國沙漠中的灌木。(雙重受精)

松柏門(Coniferophyta)

  1. 大部分都是雌雄同株(monoecious)/其它裸子植物一般都是雌雄異株(dioecious)
  2. 松、冷杉、針縱、落葉松(larches)、紫杉(yews)、杜松(junipers)、香柏(cedars)、絲柏(Cypresses)、紅木(redwoods)等都是屬於本門的裸子植物。
  3. 多為大型的樹木,雖然只有約 550 種左右,但松柏類卻是北半球廣大森林內的主角,在他們生存的地區多因緯度或高度的關係,生長季都相當的短。
  4. 幾乎所有的松柏類都是常綠樹(evergreens)
  5. 松杉類的針狀葉是對乾燥狀況的適應,厚厚的角質層覆蓋整個葉片,位於凹槽內的氣孔可進一步减少水分的喪失。
  6. 我們所利用的木材和紙漿大多來自於松柏類植物的木質部,我們所稱的木材實際上是由產生樹木支持力的木質化木質部組織聚集而成的。

 

  • 松柏植物是地球上最高、最大也最長壽的生物:如:
  1. 只在北加州狹窄的海岸帶上出現的紅木(世界爺)可成長至110公尺高。
  2. 加州美洲杉國家公園中有一重約2500公噸的巨大美洲杉相當於24隻藍鯨(最大的動物)40000個人重,這巨大美洲杉是現存最大的生物之一,有人估算其年齡約有18002700歲了。
  3. 鬃果杉(Bristlecone pines)是加州地區的另一種松柏植物,是現存最長壽的植物,其中一株鬃果杉,名為長壽者(Methuselah/瑪士撒拉)已有超過4600 年的壽命了,當人類發明書寫時,他已是一株小樹了。
  4. 最大的生物體是密環蕈(armillaria ostoya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後中生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點我就對了 的頭像
    點我就對了

    好書分享//閱讀心得//自我成長

    點我就對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